央廣網鹽城12月31日消息(記者 王錫斐 通訊員陳卓平 宋榮輝)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鹽城市亭湖區始終以人民滿意度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的衡量標準,因地制宜將“剩余空間”變成“金角銀邊”嵌入體育元素,建設一批方便群眾就近鍛煉的健身步道,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城北生態綠地健身步道(央廣網發 宋榮輝攝)
時下,雖然天氣寒冷,但在亭湖城北區域生態綠地內,不少市民仍在此鍛煉。行走在城北區域生態綠地的健身步道上,一側是開闊的河道碧波蕩漾,一側是綠樹成蔭的景觀廊道生機盎然,映入眼簾的是美倫美奐的冬日景色。正在健身的市民袁女士說:“特別喜歡在健身步道上走一走,這么美的環境,讓人身心放松?!睋私?,該項目于3月份開工建設,主要打造“兩園一帶”,并建設1.6公里平坦寬敞的健身步道,為市民們的日常健身跑步提供了好去處。
口袋公園健身步道(央廣網發 宋榮輝攝)
亭湖區在建設景觀廊道健身步道過程中,充分挖掘城區的空間潛力,廣泛征求民意,通過利用小塊零星空地、城市邊角地、閑置地等微小空間,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提供兒童活動空間,預留廣場空間,方便市民健身休閑。對位于翠湖名邸小區南側游園,新豐河沿線進行綠化、亮化、健身設施建設,增設5套健身設施,2km健身步道,讓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運動的快樂。
串場河生態走廊健身步道(央廣網發 宋榮輝攝)
今年以來,亭湖區以黨史學習教育的實際成效,致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更豐富的公共產品和更優更便捷的公共服務,努力把便民休閑健身服務設施健身步道項目建設,打造成為民辦實事工程中的特色和亮點。在項目建設上,充分利用大多數市區空閑地和公園綠地進行改造,形成循環相對獨立的空間,從而確保市民步行鍛煉時不受城市車輛、行人等其他因素的干擾,有一個空間相對獨立的安全環境。
全區新建了包括運河心公園、串場河西側景觀帶、城北生態園、亮月西巷口袋公園等20多處街頭體育休閑游園,建成50公里健身步道。串場河沿線景觀帶建設重視濱水生態景觀空間連續性的創造,強化景觀資源的整體協調感,設置智慧步道,從而達到運動、互知、健康鍛煉的效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