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綠色低碳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詞,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召喚和必然選擇,更是實現綠色復蘇的重要手段。我國力爭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不僅是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將為我國經濟社會各方面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當前,全國各地正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如何把握推進的節奏和力度,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明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國家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目標。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打仗和歷史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需要科學、合理、有序推進。我國地區資源稟賦、經濟發展階段、碳排放現狀、減排潛力差異明顯。這就要加強對碳達峰、碳中和的頂層設計,緊扣目標分解任務,指導和督促地方及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置目標、制定行動方案,科學把握工作節奏和力度,不搞一刀切,有序推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關鍵性戰役,促進了我國向碳達峰、碳中和邁進的過程中邁進。我國“雙碳”遠景目標的提出,意味著我國更加堅定地走上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路徑。當前我國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國依然處在碳排放增長階段,經過一段時間才有可能逐步下降。因此,實現“雙碳”目標既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持久戰,它是一個分階段、循序漸進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一哄而上的短期計劃,各地各企業應將減碳列入年度以及中長期規劃中去,持續地推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持久仗,也是對所有中國共產黨員的一次考驗。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拿出披荊斬棘、闖關奪隘的拼勁,秉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韌勁,切實貫徹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們就一定能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以生態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請輸入驗證碼